肝胆外科专业自1990年在省内率先将ERCP、EPT、胆道子母镜及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等技术应用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又在国内较早的引进了腹腔镜技术。1995年组建了原外三科(肝胆胰脾、胃肠、两腺专业),在历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逐步开展了腹腔镜肝胆胰脾手术、双频激光碎石技术、经皮胆道镜技术、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等,进一步拓展了内镜微创治疗肝胆胰系统疾病的范畴,总结了一套完善的胆胰疾病现代诊断及治疗方法,为省内外各级医院解决了大量疑难胆胰疾病的诊治问题,在国内内镜学术界有一定影响。至2010年9月,成立了肝胆胰脾外科。2012年1月6日原肝胆胰脾外科正式调整为肝胆内镜外科(外三科)及肝胆微创外科(外六科)。目前肝胆内镜外科设开放床位27张,拥有独立的ERCP操作室、胆道镜治疗室。拥有意大利GMM平板X光机1台,电子十二指肠镜6套,纤维十二指肠镜2套,经口胆道镜2条,纤维胆道镜3条,液电碎石器1套,激光碎石器1套,超声小探头1套。医生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医学硕士4人。
肝胆外科主要开展技术项目:ERCP技术(ERCP、EST内镜取石、经内镜胆道支架置放术、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胆道镜技术:术中胆道镜及术后胆道镜技术、经口胆道镜(胆道子母镜)技术、经皮胆道镜技术。ERCP技术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我院肝胆内镜外科自1990年—2008年10月已完成ERCP6000余例,成功率为97%。其适应证为:胆管结石、肝胆胰肿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囊肿、缩窄性乳头炎、慢性胰腺炎或胆石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等。EST技术由ERCP延伸而来,主要用于胆胰疾病的治疗。现已完成3900余例,成功率达100%。主要适用于: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Vatar乳头良性狭窄,胆道良、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准备行胆道支架置放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等。EST术是微创外科的典范,与外科常规手术相比,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巨大优越性,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
肝胆外科胆道镜技术主要应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内有梗阻需行活检诊断、对症治疗等。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较少的患者,可于常规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用胆道镜进行检查及取石,使得肝内外胆管结石一次性取净。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较多或胆管内巨大嵌顿结石的患者,主要应用术后胆道镜的技术,即先行为患者实施常规或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放置胆道T型引流管,术后4-6周应用胆道镜进行取石,对于巨大嵌顿的结石需配合液电碎石、双频激光碎石。本中心应用纤维胆道镜配合液电、双频激光碎石治疗术后肝内外胆管巨大及嵌顿结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达到98%以上。经皮胆道镜技术主要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扩张、不能施行手术者或多次胆道术后尤其是各种胆肠吻合、胃肠道手术后再次手术困难且伴有胆管扩张的胆管结石的治疗。在应用胆道镜之前,需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采用B超对胆管精确定位后进行PTCD,一周后逐渐扩张窦道,经3-4周扩张即可使窦道内径达到16-18Fr,此后便可施行胆道镜取石或液电碎石、双频激光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