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血液科
廊坊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对高质量医疗保健和良好生活照料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在养老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在应对老龄化挑战和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方面,中医药的参与显著提升了养老护理质量,并为社区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实践。
中医药支持下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
在医养结合模式中,中医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常用的中医药疗法,如针灸、推拿、药膳等,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疾病的症状,还因其较少的副作用和较高的安全性,在老年人群体中广受欢迎。研究显示,接受中医药干预的老年人,其疾病管理效果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未接受该服务的老年人。其次,中医药通过其特有的养生理念,帮助老年人提高免疫力、改善体质,从而实现延缓衰老的目标。医养结合模式下的中医药服务,不仅包括疾病管理的内容,还涉及到体质调养和心理调适,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减少老年病的发生率,这对于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中医药支持下的医养结合模式在增加老年人满意度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同样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引入传统中医药服务,养老机构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提高其对养老服务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此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而且也显著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医药与社区养老结合中的挑战
中医药在社区养老中的推广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公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尽管中医药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疗效在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方面被广泛认可,但不少现代都市社区的居民对中医药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健康干预效果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理解上的差距使得中医药在社区养老推广中遇到阻力,影响其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深入应用。此外,中医药的推广还受到体制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制约。例如,缺乏针对中医药在社区养老中作用和效果的科学性评估机制,使得政府和机构难以为其制定长期支持政策。同时,这也限制了中医药从业者在社区养老中的发挥和扩展。
医养结合模式的实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中医药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尽管中医药在缓解老年慢性疾病、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在社区之间的分布存在明显不平衡。一些社区拥有较好的中医药服务资源,包括专业人员和设施设备,而另一些社区则因为缺乏这些资源而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人才短缺是资源配置不均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匮乏,尤其是能够综合中医理论并具备现代医疗视角的人才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社区养老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当前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和职业发展路径尚未能满足社区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
中医药与社区养老结合的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做好统筹规划,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纳入区域服务业发展和医养结合总体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领域,落实支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发展等各项政策,只要符合社会办医、民间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等规定,即可依法开办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包括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疗养院、养老院等,促进中医药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
多措并举,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医医院与社区养老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合作关系,使中医医院中的治未病中心、康复中心及各临床科室等能够全方位保障,开展药浴、药膳、保健按摩、康复理疗等传统养生保健服务项目,将中医药康复医疗、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
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依托相关院校、医疗机构,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开设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护理学等学科专业,面向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养老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知识与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引导中医药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工作。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刘风主任关于血液病的经典问答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好转后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病证结合辨治慢性白血病经验
再障贫血患者应当如何减药停药物?
安宫牛黄丸可以连续吃几天
安宫牛黄丸的药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