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分泌性中耳炎从诊断到治疗

郑立岗
郑立岗

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禅城区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症性疾病。根据中耳积液性质和发病机制的不同,有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非化脓性中耳炎和胶耳等诸多同义词。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冬春季多见,小儿和成人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居多,为小儿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咽鼓管功能不良是本病的基本病因,但感染和免疫反应对本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现呢?

1.听力下降: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减退,头位变动可影响听力,且多伴有自听增强感。小儿常因家长发现其对声音反应迟钝而前来就诊。

2.耳内闭塞感:多为耳内闭塞、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有暂时减轻。

3.耳痛:急性起病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者在继发感染或合并上感、鼻窦炎时也有耳痛。

4.耳鸣:多为低音调、间歇性耳鸣,在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有气过水声。

分泌性中耳炎需做那些检查呢?

1.鼓膜的检查:早期可见鼓膜有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纹。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变形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外凸,锤骨柄向后上移位,几近横位。鼓室积液,鼓膜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慢性者颜色多灰暗,浑浊。若鼓室积液为浆液性,可透过鼓膜见到状如发丝的液平面,头位运动时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积液较多时,可见鼓膜向外膨出。鼓气耳镜检查示鼓膜活动受限。以上可以让医生在电耳镜下判断,但最好是能做耳内镜检查,可以完全的明确。

2.听力学检查:音叉试验和纯音听阈测试一般表现为传导性聋,但由于中耳积液导致传音结构质量增加和两窗阻抗改变,也可出现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损失。声导抗测试示声顺值降低,鼓室压图呈B型或C型曲线,声反射消失。如果鼓膜检查无法确诊,听力学检查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3.颞骨CT检查:鼓室内可见密度均匀一致的阴影,乳突气房可见液平。一般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无需行CT检查,除非考虑有并发症的出现。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鼓膜检查所见,结合听力学测试结果,诊断一般不难。必要时可于耳内镜下行诊断性鼓膜穿刺术确诊。诊断时应注意鉴别和排除鼻咽癌、脑脊液耳漏、外淋巴漏、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等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治疗原则为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及病因治疗。

1.全身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应用内固醇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2.应用减充血剂和内固醇激素制剂交替喷鼻,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常。

3.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发、波氏球法或导管法进行。

4.对已明确鼓室积液者,或经上述治疗后鼓室积液仍未消退者,应行鼓膜穿刺抽液,复发病例及积液黏稠者,可于抽液后向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等药物。

5.小儿病例药物治疗无效,又不能配合行鼓膜穿刺,或成人顽固病例及胶耳者,应于麻醉下行鼓膜切开吸除积液,然后置入中耳通气管。中耳病变严重者需酌情行鼓室探查和乳突手术,以彻底清除病变和通畅引流。

6.对于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7.病因治疗:如小儿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鼻中隔矫正、鼻息肉及鼻窦炎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等。对鼻咽癌等引起者,应以肿瘤治疗为主。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